广告热线:400-664-0095 | 合作QQ:80044735 | 设为首页 | Rss 南京视窗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南京视窗 > 科技 > 科技 > 正文
看苏州如何为企业揽才“铺路架桥”
2015/12/21 12:31:00 来源:南京视窗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到,发挥政府投入引导作用,鼓励企业等参与人才资源开发,优化人力资本配置,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作为全国地级市首个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去年10月开园的“中国苏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目前已集聚人力资源服务企业220家,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产值近百亿元,吸引投资34亿元。这么多企业聚到一个平台上,有没有发挥出“1+1>2”的叠加效应?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垫脚石”。正值岁末企业招聘、储备人才的高峰,产业园汇聚的涵盖招聘、培训、咨询、测评、外包等诸多业态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在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促进经济转型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入驻机构在创新服务方面有哪些新探索?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

  合作伙伴就在“家门口”“协同效应”让猎才不那么难

  本市一家拥有六七百名员工的民企,原先主要从事医药原材料供应,计划明年涉足医药研发,但缺少这方面的人才。最近,公司人事科长来到产业园一家专门提供人才测评、企业人才管理软件服务的北森公司“求助”。

  北森区域总监赵重阳告诉记者,不少企业缺乏人才培养、输送机制,一旦业务出现萎缩,或需要拓展新业务时,关键岗位人才供应跟不上,就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而言,企业各层级的潜力人才占5%,出现职位空缺,从外面招难度较大,建议先考虑内部选拔。这就需要对员工进行盘点,从动机、价值观、特质、行为、绩效、群众基础等多层面,对员工进行准确认知。”他说,“通过盘点,可以获得员工的基础数据,逐步搭建人才梯队和企业人才管理供应链。”

  主要从事猎头招聘的金色未来人力资源公司,于2011年入驻产业园,是我市第一批专门从事人力资源服务的机构之一。“从事猎头招聘,要求对企业诉求、对中高端人才定位非常精准,所以人才测评环节至关重要。产业园内从事人才测评的专业化公司,就是我们家门口最好的合作伙伴。”公司董事长徐文杰印象很深,一家民企客户因业务拓展需要,推出研发副总、市场副总、设备经理、研发经理四个中高端岗位,“我们与产业园内一家测评公司合作,用短短4个多月时间,招到了‘岗位吻合度’非常高的人才,解了这家企业的燃眉之急”。

  “人力资源服务并不是简单的‘中介’、‘招聘’。”市人社局就业促进与市场管理处副处长孙国杉表示,通过政府搭台、市场化运作,产业园已吸引220家人力资源机构入驻,逐步形成了包括招聘、咨询、培训、劳务派遣、猎头、人才测评、外包服务等多种业态的“全产业链”,通过细分市场,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的专业服务,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他认为,“从地理上的集中,走向产业上的集聚,需要发挥入驻机构间的协同效应,这是产业集聚催生叠加效应的关键所在。”

  “共享平台”顺应市场需求 创新转型“风正起云正涌”

  “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企业对中高端人才的需求显得越来越迫切。人力资源服务的价值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和接受。”徐文杰告诉记者,“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2008年之前,公司98%以上的客户是外企,而现在,这个比例降到了40%,民企客户则增长到了60%”。

  企业需求日益增长,移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也正在推动和引领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的变革和创新。徐文杰透露,瞄准1800多家“苏州国际精英周”落户企业,公司专门开发的“人资管家”移动服务平台目前正在测试中,明年将正式上线,“猎头招聘成本较高,这个平台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些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高科技企业的人才需求。”

  徐文杰说,产业园是所有入驻机构的共享平台,顺应了市场的需求,在这个平台上,入驻机构纷纷走上了创新、转型之路,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他透露,明年初,公司将成为苏州首家在新三板挂牌的人力资源公司。“随着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整体兴起,特别是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集聚效应的增强,产业业态越来越丰富,服务越来越细化,也呼唤资本平台的介入,实现企业融资能力的提升和管理水平的优化”。

  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苏州有限公司于2003年入驻工业园区国际科技园一期,2011年来到产业园设立分支机构。公司常务副总祝铖告诉记者,起初劳务派遣、人事代理业务占80%,而现在,这一比例已降到50%以“下,招聘、猎头、福利外包服务占比超过了50%。随着服务业态的不断丰富,公司所服务的苏州员工,从起初的三四千人增加到了五六万人。

  “苏州制造业发达,蓝领也是重要的一块。为此,公司研发团队经过半年多努力,推出了一款叫”淘职部落“的移动应用。通过它,可以查看苏州企业的招聘信息,可以根据求职履历自动匹配岗位。”祝铖说,截至目前,淘职部落”用户已达十八九万,已累计为万余人找到了工作。“

  整合资源搭建桥梁对接商机 “1+1>2”叠加效应日益显现

  老总、经理、总监“面对面”——11月27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人力资源服务对接活动在产业园4楼热闹开场。24家入驻机构老总、营销总监带来的“人力资源诊断系统”、“在线测评系统”、“劳动法律俱乐部”等人力资源服务新产品,攒足了赶来的40家企业的老总、人事经理的眼球,带来了许多商机。

  “作为线下市场运营模式之一,这样的活动,产业园每季都要举办一次。”苏高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产业服务科经理樊文告诉记者,今年,产业园4楼场地就举办了各类人力资源相关活动200余场,吸引了1.4万余人次参加,“有45家入驻机构接受了企业咨询,有20%的业务增长与此相关”。据最新统计,产业园今年已累计为入驻机构嫁接商机54笔,促成猎头业务45笔,涉及金额达675万元。

  作为人力资源输入型城市,苏州人力资源服务业起步早、发展快,市场化程度高。目前,全市共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6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2.5万人。去年年服务收入为450亿元,今年将超过520亿元,产业规模占江苏省近三分之一。据介绍,根据自身地域分布广、经济多极增长的特征,经反复论证,苏州逐步形成了“一园多区”的产业园管理“苏州模式”。其中,“一园”是指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整体概念,包括有形的物理空间、无形的人力资源服务网络相结合的产业园区;“多区”是指以高新区为核心,常熟市、昆山市、吴江区人力资源集聚区为分园区的扇形辐射格局。

  “推出这一模式,就是要助推人力资源产业转型,充分发挥”1+1>2“的叠加效应,更好地吸纳人才、服务企业。”孙国杉表示,下一步,苏州将筹建信息化服务平台,推出网上产业园,继续完善园区的服务体系,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向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据悉,到2018年,产业园将力争集聚企业500家以上,发展总部在苏州的全国性人力资源服务企业20家,国内外百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00余家,产业规模争取超过800亿元,拥有从业人员3万人。

  ■相关链接

  根据《中国苏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规划》,产业园功能布局采取“一园多区”的布局模式,以高新区产业园为核心区,其他三个园区分别设在昆山市、常熟市、吴江区。

  高新区分园采用“一园五区”布局模式。以高新区“人才广场”为中心集聚区,链接中端创新性的“博济人力资源服务”孵化区、“枫桥职介”服务区、“职业培训教育”服务区和“科技城”人才社区。

  昆山分园规划“一核一城”。“一核”,即以昆山人力资源市场为核心,覆盖昆山开发区、昆山高新区、清华科技园、工研院等人才创新基地;“一城”,即发挥花桥国际商务城毗邻上海的优势,打造昆山分园的产业集聚区。

  常熟分园规划“一核两区”,以东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区为核心区域,延伸辐射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常熟虞山高新园区两个区域。

  吴江分园总体建设规划为“一核、二网、四区”。“一核”是依托吴江人力资源市场和人社行政服务分中心,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核心区;“二网”即建成江浙沪人力资源市场网和为入驻企业提供现代化管理的服务网;“四区”是将产业园功能辐射到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汾湖高新区、吴江高新区、太湖新城。

南京视窗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8
广告合作:400-664-0095 合作QQ:80044735 粤ICP备14023058号